大国手之棋行江湖剧情介绍

(剧情已更新到HD,0集全集剧情)
人气:900° 更新时间:2022-03-28

剧集选择

方寸乾坤

  此前,我几乎不看电影频道搞的电影。原因是看过一部很脸谱化的,心灵受伤,泛化到此类电影,认为小儿科。某日吃饭时乱播,播到《大国手之棋行江湖》,看到吴文玉耍骰筒,里面装的不是骰子,竟是棋子。于是被吸引着看下去,越看越发觉不错。后来又去电影网看了《胜者为王》、《连环扣》什么的,不免反省自己以偏概全,小觑了CCTV6。这些电影倒应了刘熙载“虽小却好”的评价。当然,后面的“虽好却小”总觉得有点刻薄。好就是好,小也是好。诗词歌赋,有感而作,管他儿女情还是风云气,想到哪里写那里。陆放翁一边铁马冰河入梦来,一边还纨扇婵娟素月呢。况且电影更是如此,只要有好的题材、好的角度,就有希望拍出好片子。难道各个都拍世界大战、宇宙重组,谁来关心市井小民、柴米油盐。世间万物尽可成诗,世间万象也皆可入影。一、喜欢《大国手》系列的几个原因:(一)题材有厚度,有亮点。围棋是国粹一种,其间所藏哲理不必多言;范西平、施襄夏这两个代表人物性格迥异,留有传奇,以此为题,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特色人物,妙哉。(二)传统文化。围棋文化不说了,单说片子里的古风、古韵、古人、古事诸多细节,让人心醉神迷。袁老师说不爱看电视,现代剧讲豪富贵胄,历史剧一集里能挑出一万条错。我可达不到袁老师纠错的水准,但看到太刺眼的片段,也会反胃。《大国手》里有没有错,没注意,不过还原历史的感觉还算到位。(话说早了,必定闪舌头,写这东西三天后的今天看了《天下无敌》,一下就给京剧和京韵大鼓给雷了。京剧错得忒离谱。四大徽班进京在乾隆五十五年。片子里刚说完乾隆登基之初大寿,后面接着和亲王就开皮黄。生生把京剧诞生提前了半个多世纪!云儿的京韵大鼓嘛,这个不好说。京韵大鼓的前身民间鼓曲在明清都有,现在要找到乾隆年间唱的大鼓,的确难。用京韵大鼓代表,也不是完全无厘头。总比京剧提前五十多年就开始抢昆曲的饭碗强。)譬如:1.称字不称名,这是常识,袁老师也讲过。虽为小节,如不注意,定会大煞风景。2.乾隆弟弟,和恭亲王弘昼。这个老五据传不务正业,成天介变着法地玩儿。影片里他自称荒唐王爷,行为放荡,却心里有数,感觉很符合历史。试想,普通民众可以出将入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一个皇弟,怎么务正业,难道靖难、玄武门,由皇弟变成皇帝?所以乾隆和老五都不傻,一个装,一个就给钱让他装,买个天下太平。3.美人跳。这种说法自己没去考据,只记得上学时读到古人曾编过一些书,有点像骗术大全的感觉。当时忙着读更重要的东西,没有去找这些来读,想必里面也有些精彩吧。4.语言有古味。说到语言的古典,看过的片子里首推布袋电影《圣石传说》,可惜后来一直找不到,没能再温习那些经典台词。台湾人就是有文化。《大国手》的台词也可以,比较符合清代的风格,可见做片子的人上心。不像《赤壁》等所谓大片,穿着汉唐的衣服,说二十一世纪网语。您要是真搞《武林外传》、《大明宫词》也行,可惜您既不谙恶搞之道,又没本事莎士比亚,只落得个正打歪着。(三)内容有嚼头,品味世事人生。这个放到《胜者为王》里单写。(四)手法精妙,尤其《棋行江湖》中的垂帘听政,也要专门写。(五)角色设置到位,演员出彩。挑演员其实考导演的功夫。当初《大明宫词》看得我神魂颠倒,对李少红倾慕不已。陈红古装剧照一度被我奉若至宝。然而,《新版红楼梦》一出,红姐往日的光辉形象尽毁。除却叶锦添一世英名付流水的铜钱、唱片头不说,情节设置不算糟,诡异的音乐风格和超然世外的解说音我也不讨厌,甚至有点喜欢。因为我读红楼梦就觉得雾里看花,要没红学高人的讲解,很多地方都迷迷糊糊,所以音乐的诡异和画外解说,私以为还是不错的。可惜了的红姐这番心思,都被错位的演员阵容给糟践了。果然印证了没有坏演员,只有不适合角色的演员。相较而言,《大国手》选角让人佩服。没有“大”明星,但都很到位。明星嘛,不是有名就有实。叫声大的除了百灵还有老鸹。国际章倒是有名,在电影里就三表情:一装天真,二大怒,三面无表情。可架不住名大,亚运都敢唱歌。朋友去K歌,一女孩总嫌唱得不好,不肯唱。每次都是大家连拉再劝,才勉为其难地奉献半曲。下次再遇到这情形,我一定用国际章鼓励她:“你看她都唱了,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唱而优则演的四大天王里人气最高的刘德华。人品好不好另说,个人以为演技真的很一般。细想想,《无间道》、《爱君如梦》、《游龙戏凤》等等,角色虽然不一样,但留下的印象几乎没有不同。还不如其他三个,总有《男人四十》、《甜蜜蜜》、《父与子》可以让人记得。《大国手》没有大明星,但演员走的是实力路线。譬如:黄娟的三宝。女扮男装的桥段看多了,基本都是扮了男装也一下子就看出是个清秀的女子,换上女装便不会感到诧异。但黄娟的三宝扮成叫花子、小公子真有男孩的感觉,让人想不出她女装的样子,及至换到女装,不禁惊艳。这种由强烈变化对比而产生的意外成为了情节不可或缺的动力。其他配角,像吴文玉、孙老板、于爷都很符合人物身份。还有老五弘昼,初看上去没个王爷相,但结合他的历史形象,觉得就该这样:有点儿戏、有点无耻、有点蛮横、有点无奈、有点世故、也有点落寞。要说表演,首推主角程皓枫。以前他的电影、电视人物,有文化感,但都偏内向,没想到在这部戏里他能把范西平那种放浪不羁的名士风采展现得如此得体。既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桀骜做派,也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济世情怀;既有冠盖天下棋坛的豪气,也有隐姓埋名的谦忍;一面敢为社会民生直言进谏,一面又为保持独立人格甘做布衣,四海漂泊。这个名士狂放但不张狂,散淡却不闲散,虽适情任性,心中却充满人文关怀,不像竹林七贤只顾玩儿自己的前卫艺术。“善自为之,何必言谢”,诠释了范西平超然却还在世内的状态。二、《大国手之胜者为王》:儒道之争范西平和施襄夏究竟孰高孰低,是电影的悬念,也是历史上的真实悬念。京城闭门对弈的棋局没有公开,而传世的当湖十局虽然各有胜负,旗鼓相当,但据传原为十三局。如此说来,自然要见个高下。可惜,古人之事无从考证。而今人却可各自评说。私以为,就围棋而言,范西平的性格更胜一筹,要是下象棋,则施襄夏占优。围棋如道,象棋似儒;道崇自然,适情任性,出世去尘;儒尚礼法,尊卑有序,入世入仕。象棋里每个子都有角色设定,而每个角色的功能也有严格的规定:马走日、象走田、炮打隔山,都是现实战争和社会的写照,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化。而围棋没有角色,只有点阵、气场。用好了,任何一个子都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岂非刘邦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任何一场中任何一子都不可或缺,又非魏征的“民为水”乎?一黑一白,却变化无穷。诚如《老子》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系辞》说:“太级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以前给儿童杂志写过一篇小文,说伊索寓言讲的都是生活小理,庄子寓言讲的多为哲学大理。感觉象棋和围棋也有些类似。象棋敷衍世间事,围棋解说天地思。但人活在当下,又岂能只存天地思,不问世间事。能够适情任性、快意恩仇,自然洒脱,但也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就有了施襄夏这个中庸的老实人。领着棋待诏的工资,吆喝棋待诏的口号:为皇上服务,但还保持着善心、良心,在夹缝中变得圆滑。午饭时被看的翡翠肥皂都是浮云,只有《秀才遇上兵》印象深刻。虽然夸张,但至少有一点让人深思,要想做个好官,就要比贪官污吏更狡猾。不问手段,只要达到好的目的就是好官。海瑞倒是正直清廉,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成不了大治。除了仙人可以冯虚御风,餐风饮露,世人总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面对左邻右舍,面对一出生就绑定了的行为规则。貌似无心,其实有意。《胜者为王》提出了儒道之争的思考。说是争,在社会大约为各派思想之争,而对于个人如何选择,则无可厚非。但私以为如果棋士成了棋侍,为衣食俸禄变身为工匠、侍从,则无趣了。尤其黑白之道,金庸推崇的无崖子,听名字就是太上老君一门。就算不是邈姑射仙人,也决不能是领着N品大员的衔、天不亮就到西华门点卯的人。二、《大国手之棋行江湖》:垂帘听政这部好就好在货不对板。名字叫棋行江湖,但范西平并没有直接和高手过招,除了与吴文玉、旎红逗闷子,就是结尾时亮出身份和于爷切磋时近乎指导的手谈,根本没有打擂比武、兵戎相见的场面。人在江湖飘,焉能不出刀。不过自己不出刀,却可以借刀。光绪披挂,慈禧牵线,问光绪厉害,慈禧厉害?但凡脑不C的,都得选太后。《棋行江湖》比木偶戏更妙之处在于,不是全程操纵,只在关键时刻点睛,由此更能显示国手之大。吴文玉和三宝与孙老板两次对决,都是范西平支招险胜。而他支招也只在要紧时候三点两划。吴文玉和孙老板下棋时,他悠闲地下楼被赢了个徒弟;三宝和孙老板下棋,吴文玉为三宝的臭棋着急上火,但范西平却泰然自若,其实已将一切了然于胸,不动声色,专等孙老板自露破绽,才出手点拨。这种货不对板,令人叫绝。垂帘听政比仗剑江湖好,让范西平显得更高。这样的情节也切合了人物的发展,《胜者为王》里成名前登门挑战、摆擂应战,到了《棋行江湖》业已名满天下,便退居幕后。杂七杂八,最后贴下片子里范西平的论棋高理:“所谓论棋,就是坐而论道。棋道虽小,却融汇于天地之大道。棋理虽微,却与世间万物相通。”“棋在天地宇宙之间,顺天理,敬人事,心中有悟,就处处能看出棋来,这就是道。而江湖棋手,草莽英雄,往往把心思都用在做圈套,设陷阱,玩心计,耍阴谋上面,这叫术。玩术者可一时得势,一地称雄,但却不能长久,也成不了气候,这是他们与真正棋士的最大区别。”
Array